“虽然我读了4年大学,但经历了3年不断找工作、辞职、再找工作的过程后才发现,一些单位、特别是企业更重视实际技能。”目前正在北京王府井饭店当保安的张雨告诉《市场报》记者,“我当初学的是文科,毕业时就觉得没有学到什么具体的技术,经过3年的‘北漂’生活后,准备到技校去学习。”
张雨,2004年毕业于南京一所高校,新闻学本科毕业。毕业3年来,到过中央直属单位实习,也从事过文字工作,现在王府井饭店当保安。租了一间900元/月的房子,每个月还要朋友贴他300元才能勉强维持生活。张雨告诉记者,当初刚上大学时知道自己学的是新闻专业后很高兴,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。可学了4年毕业时,感觉并没有像学到一门技术那样实在。而且,本身上手比较慢,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转化到实践也需要一个过程,可用人单位多是要求一来就出效益的,根本不给你学习、锻炼的机会。“过去是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;现在是学好一技之长,生活才会有保障。”张雨感叹。
记者了解到,像张雨一样的大学生不少,近几年来,大学生毕业回头再念技校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。与此同时,“大学生成鸡肋”的观点正在不断蔓延。
“以前看应聘者简历时看重有实质内容的,如英语等级证书、计算机等级证书、社会实践证明等,”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告诉《市场报》记者:“现在看重这些东西的同时,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、上手快不快。目前,大学毕业生到了企业往往要进行‘回炉’,少的一两年,多的两三年才能独立适应岗位要求。"
记者了解到,许多技校已敞开大门广揽大学生,技校回炉不再是新鲜事。许多技校学生还未毕业就被“订购”一空,而相当部分更高学历的学生却被工作拒之门外。大学生“回炉”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无奈,凸现了高校教学改革上的滞后,是教育资源的浪费。